新造船价格回落趋势加剧
新造船价格在2025年初就已显现疲软迹象,预计这一下行趋势将会持续。由于国际海事组织(IMO)法规的不确定性,新船订单增长受抑,造船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尽管钢材价格自2021年高点大幅下降,但新造船价格仍在2020年至2024年间飙升了约50%。这是因为头部造船厂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居高不下,由于订单强劲,造船厂的议价能力得到了增强。虽然今年初以来新订单持续疲软已导致新造船价格有所回落,但目前新造船价格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如果当前订单停滞时间进一步延长,将影响造船厂的产能利用率,新造船价格将持续大幅下降。
在经历订单量高涨阶段之后,新订单通常会因运力供应过剩或船舶规范问题而暂缓,而新造船价格也会反映出新订单的变化趋势。2025年一季度,各细分市场的新订单量均有所下降。
新订单停滞恐将抑制船厂产能利用率
在2025年前几个月里,各细分市场的新造船活动显著减弱。受多种因素影响,船东对长期投资持谨慎态度。这些因素包括新造船价格居高不下、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持续的关税争议导致的需求不确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调查引发的对中国制造船舶的审查日益严格,以及全球监管框架的模糊。
IMO的净零框架(IMO NZF)增加了船东投资决策的复杂性,进一步抑制了新造船活动。预计新订单在2025年10月之前将持续低迷。因为行业正等待即将召开的IMO会议带来的明确信息。如果IMO净零框架获得通过,会带来适度的订单增长,但总体交易量预计到2027年才会回升至历史平均水平。届时IMO可能会出台更明确的激励措施,以鼓励使用零或近零(ZNZ)排放燃料和技术的船舶。此外,市场对全球利率下降的预期也促使许多船东推迟投资决策,新订单暂时搁置。
结论
预计新订单的疲软将对新造船价格产生下行压力。与此同时,由于钢价已从2021年的峰值大幅下降且持续在低位徘徊,造船厂不会面临显著的成本压力。然而,油气运输船等细分市场的强劲订单可为造船厂提供一定支撑。由于大多数船位已预订至2027年,订单积压或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造船价格的下降幅度。
来源:Drew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