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媒體報導 > 正文

三大造船集團“抱團”突破!瞄準新一代船舶!

發佈時間:2024-12-25 09:00:00 閱讀量:253


在日本三大航運巨頭的引領下,日本造船業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抱團合作,瞄準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LCO2)等新一代船舶市場,試圖在中韓的激烈競爭中保留一席之地。


近日,日本最大造船集團今治造船與三菱重工集團宣佈,雙方的合資LNG工程設計公司MI LNG將在202511日起更名為MILES,即“Marine-design Initiative for Leading Edge Solution(提供尖端解決方案的海事設計創作公司)的縮寫。


MI LNG成立於20134月,原本是三菱重工與今治造船為了合作進行LNG船設計和銷售而設立的合資公司。然而由於日本造船業拿手的MOSSLNG船逐漸式微,再加上韓國船企以價格優勢開始壟斷市場,自2015年以後無論是三菱重工還是今治造船都再未承接過任何LNG船訂單。


去年7月,MI LNG與日本船廠(Nihon ShipyardNSY)達成協議,同意除了現有的LNG船相關業務外,MI LNG還將承接來自NSYLNG運輸船以外的一般商船設計業務委託。當時,三菱重工稱,隨著今後業務規模的擴大,將增加MI LNG的人員配置並完善體制。


NSY是今治造船聯手日本第二大造船集團JMU年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整合了今治造船和JMU的商船銷售和設計部門,針對除了LNG船以外的所有一般商船,業務範圍包括市場行銷、企劃開發、共同研究、訂單銷售、合同、基本設計/批准書製作,結合JMU在節能化等環保相關技術方面的強大實力、以及今治造船擁有的日本和海外船東廣泛銷售網絡的優勢。


今治造船和三菱重工稱,如今隨著航運業低碳化進程的加快,LNG、甲醇、氨等替代燃料船舶新造船需求不斷增長。此次MILES以新的公司名稱重新啟動,除了為使用這些替代燃料的商船提供功能設計外,還將開始設計開發新型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LCO2運輸船),預計這種運輸船的需求在未來將不斷增長。




LCO2運輸船是實現二氧化碳大規模國際運輸的重要載體,NSY和三菱重工旗下的三菱造船已經開始聯合研發新型LCO2運輸船。今年8月,這兩家公司還與日本三大航運巨頭商船三井、川崎汽船、日本郵船,以及JMU、今治造船開展聯合研究,以建立液化二氧化碳 (LCO2) 運輸船的標準規格、設計以及建造供應鏈。


據瞭解,近年來在全球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產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型LCO2運輸船需求應運而生,中日韓船企也在這一新興船型市場展開角逐。


三菱重工在20219月簽署了全球首份LCO2運輸船訂單,當時日本山友汽船作為船東訂造了11450立方米LCO2船。這艘新船“EXCOOL”號在去年11月交付運營,是世界上第一艘專門用於CCUSLCO2船。



202110月,中國船企也接獲了首份LCO2運輸船訂單,挪威北極光公司(Northern Lights)在大連造船訂造了首批27500立方米LCO2運輸船,在2023年又追加了額外2艘同型船。該系列首制船北極光先鋒(Northern Pioneer輪在今年1129日剛剛完工交付,是目前全球在運營最大的LCO2運輸船。


20237月,希臘船東Capital Maritime在韓國HD現代尾浦訂造了222000立方米LCO2運輸船,今年年初又增訂另外兩艘。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CO2船,該型船可以運輸LCO2LPG、氨和氯乙烯單體(VCM)等多種液化氣貨物,採用氨燃料預留(ammonia-ready)設計,未來可以實現碳中和。


面對這些新趨勢,今治造船與三菱重工表示,MI LNG將以更名為契機,更加迅速、靈活地應對航運業和造船業的廣泛需求,通過提供最佳服務,為社會和產業的可持續增長和發展做出貢獻。


日本造船業人士認為,日本七家船企已經開始共同研究制定LCO2運輸船的標準規格和船體形式,並計畫今後將研究範圍擴大到氨燃料船等替代燃料船舶。此次MI LNG更名為MILES,表明了日本國內造船廠決心回應航運界的期望,在這些技術尚未成熟的新領域領先於中韓的大型造船廠。


業界指出,在日本三大航運巨頭的協助下,日本國內造船廠之間曾因原則同意、但細節上存在分歧而至今未能實現的合作將在未來成形,凝聚全日本(All Japan之力提高日本造船業整體競爭力。




來源:國際船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