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過剩、風暴:航運公司為何逆勢訂船?
航運界網消息,數據顯示,2024年造船廠接到的訂單比上一年增加了 24%,尤其是集裝箱船、油輪和液化天然氣船。 根據新數據,訂單總額達到1903億美元。
在航運業的紛繁變化中,一項令人矚目的趨勢逐漸浮出水面:儘管航運公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高價壓力,船舶訂單卻出現了顯著的增長。 尤其是在集裝箱船、油輪和LNG船領域,訂單總額達到了1903億美元。 可以說,這一現象的出現,無論從價格、市場供需,還是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都極具討論價值。
根據 VesselsValue 的分析,從合同價值來看,集裝箱船、油輪和液化天然氣運輸,這三個領域的訂單是迄今為止最昂貴的。
集裝箱航運公司訂購了334艘新船,比去年增加了88%。 從數量上看,油輪公司最為勤奮,訂購了689艘新油輪,比2023年增加了53%。
天然氣運輸運營商簽署了建造 109 艘新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協定,這一數量比上一年增加了四分之一多一點。
總體來看,航運公司向船廠下達了2198艘新船訂單,總價值達1903億美元。 與去年相比,船舶訂單增長了24%,價值增長了63%。
高價背後的市場博弈
在航運業中,船舶的新建價格自2009年以來已處於最高水準。 儘管如此,各大航運公司依然毫不猶豫地簽訂了大量船舶建設合同。 這一現象背後不僅僅是對未來市場的預期,更是各大航運公司在全球供需格局變化中的戰略佈局。
首先,全球航運業的持續復甦無疑是推動船舶需求增加的核心動力。 隨著全球貿易逐步恢復,特別是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消費需求回升,航運市場的需求表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航運公司在訂單上的大幅增加並非偶然。 尤其是集裝箱船的訂單量暴增,較上一年增長了88%,足以證明航運公司對未來市場需求的強烈預期。
其次,油輪和LNG船的訂單量也顯著增加,分別增長了53%和新的109艘LNG船訂單。 尤其是在能源危機和環保政策日益嚴格的背景下,LNG運輸需求的增長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 考慮到全球範圍內對天然氣需求的提升以及國際能源格局的變化,LNG船舶訂單的激增也反映出航運公司對能源市場前景的判斷。
供應鏈風險與過剩擔憂
然而,高價背後的風險同樣不可忽視。 船舶價格創歷史新高的同時,也加劇了行業內部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過剩問題的擔憂。 VesselsValue的分析指出,雖然當前市場需求強勁,但如果過度依賴新船訂單而忽視市場供需平衡,未來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 實際上,航運業的週期性波動特徵決定了任何形式的過剩都可能對市場造成劇烈的影響。
目前,全球範圍內的航運市場仍然面臨著產能不足和價格上漲的雙重壓力,尤其是在集裝箱運輸領域,許多航運公司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不得不加速訂單的簽署。 然而,這一趨勢是否會導致長期的供應過剩,尚無定論。 特別是在環保政策趨嚴和船舶運營成本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未來市場的供需平衡變得更加複雜。
此外,航運行業的綠色轉型也是推動船舶訂單激增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航運業正在加速推進低碳轉型,尤其是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要求船公司減少碳排放。 為滿足這一需求,新一代更加環保的船舶逐漸成為市場的新寵。
以LNG船為例,隨著天然氣作為一種低碳能源的使用逐漸增加,LNG船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航運公司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不僅是應對能源危機的必要之舉,也是為了未來能夠在環保政策日益嚴格的市場中佔據先機。
此外,智慧化、數位化技術的運用也在航運公司中得到廣泛關注。 許多航運公司正在通過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提高船舶的運營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 未來,具備智慧化功能的船舶可能會成為行業的新趨勢,進一步推動航運公司的技術創新和轉型。
對未來的展望:行業的「新常態」另在航運界網看來,在過去的幾年裡,航運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動蕩。 從全球疫情引發的供需不平衡,到能源價格波動的衝擊,再到環保法規的嚴格實施,航運行業面臨的挑戰可謂重重。 然而,正是在這些挑戰中,行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與靈活性。
對於未來,航運業的「新常態」可能會在幾個方面發生深刻變化。 首先,綠色航運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船公司在環保技術上的投入將成為競爭力的關鍵。 其次,智慧航運將越來越普及,數位化管理和智慧化船舶將成為市場的新標配。 最後,航運公司在面對價格高企、市場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如何平衡供應鏈風險和產能過剩的問題,將是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來源:航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