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散货船订单断崖下跌,专家集体看衰未来市场!

发布时间:2025-07-25 09:24:51 阅读量:225

航运研究机构的最新分析显示,尽管预测显示散货船交付量将在2026年达到六年新高,但全球干散货船队扩张速度已大幅下滑。


 2026年散货船交付量创新高

BIMCO航运分析主管Filipe Gouveia表示:“我们预测今年和2026年散货船交付量将逐步攀升,达到4120万载重吨,创六年新高。2023至2024年新船订单量表现强劲,期间订购的船舶预计将在今明两年陆续交付。”


分析数据显示,在2026年底前预计交付的5930万载重吨中,巴拿马型散货船将占据33.9%的交付份额,超灵便型以28.3%紧随其后。受相对强劲的运价驱动,这两类船型在2023-2024年间订单活动显著增加。


2024年好望角型散货船新船订单因运价上涨而增加,但这类最大型散货船仅占未来交付总量的23.9%。由于其建造周期较长,2024年下单的船舶大多要到2026年后才能交付。



扩张速度减慢,订单量下滑


尽管交付量有所回升,但干散货船队增长速度仅为2010年代的一半。Gouveia解释称,彼时中国强劲的需求是推动干散货吨海里增长的主要动力,进而带动新船订单激增,此后需求增长持续放缓,近年来航运距离的延长部分抵消了货运量增长疲软的影响。


航运咨询公司德路里(Drewry)也分析指出,2025年开年以来,干散货船东因规避长期投资风险,新造船订单量断崖式下跌至历史低位,这一颓势预计至少将持续至今年10月。


图源:Drewry Maritime Research


伦敦航运咨询公司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MSI)分析师Will Fray对2025年上半年干散货市场持悲观态度。他指出:“今年干散货船市场开局不利,延续了2024年末的运价疲软态势,尤其是一二月份市场持续低迷。虽然二季度出现反弹行情,好望角型船现货租金甚至一度冲高至每天3万美元,这一强劲回升确实超出预期。但综合来看,上半年干散货市场整体收益仍较去年同期下滑约25%。


Fray认为,从当前的贸易基本面和船舶交付情况来看,2025年或将重现去年末的运价下行态势。虽然短期市场波动仍存在间歇性上涨可能,但其具体时点难以精准预判。随着市场向2026年推进,此类上涨机会的窗口期将日趋收窄。“总体而言,我们预计今年干散货市场的整体收益水平将同比走弱。”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重塑市场格局


近年来,地缘政治因素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对俄罗斯煤炭的制裁以及船舶绕行好望角避开红海的航线调整,均导致航运距离延长,使得干散货运输需求超出最初预期。这种意外增长促使老旧船舶继续服役而非进入拆解环节。


此外,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正深刻影响全球航运业。贸易流动的潜在紊乱使未来航运需求难以预测,导致船东因长期回报不明朗而暂缓新船订单。与此同时,中国船厂面临持续的政策风险。美国政府可能对中国建造、运营或拥有的船舶实施制裁,尽管相关决议暂被搁置,但这一阴影仍将至少在未来六个月内抑制船厂接单。


德路里指出,2024年中国船厂曾斩获全球超四分之三的干散货新船订单,但这一领先优势正快速消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六个月中国船厂接单占比已腰斩至40%,反映出船东在美方潜在制裁阴影下的避险情绪。


Fray则认为,从关税角度来看,中美大豆贸易走势是干散货市场的主要担忧,目前市场仍在等待关税政策的最终确定。当前巴西大豆需求持续走强,主要得益于今年巴西的丰产形势。受此推动,短期内巴西大豆贸易将持续活跃。相比之下,美国大豆出口在下半年可能承压,但市场冲击相对有限。


“有意思的是,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带来一些结构性支撑。若美加、美墨贸易减少,部分货物可能转向更长距离的运输航线,这对配备装卸设备的散货船或许是短期利好。不过美国进口仅占全球贸易的不到2%,影响有限,更大的风险在于出口端,特别是对中国的大豆贸易。”



绿色转型成破局关键?

Fray表示,要消化今明两年大量的新增运力需要2.4亿吨的额外货运需求。但鉴于疲软的贸易前景,MSI预计今年实际新增货运量仅5000万吨,而2026年的改善空间也不大。考虑到今明两年的交付船舶数量,在这种前景下市场必将面临供应过剩。


不过Fray认为,未来新船订购将更多与航运业能源转型挂钩,即双燃料船舶的订购将成为趋势。随着中期减排措施的推进,特别是使用双燃料船舶可能获得的政策优惠,行业规划将更趋明确。未来市场或将呈现新旧船舶交替的新特征,旧船淘汰周期与新型节能双燃料船订购周期将形成动态平衡。随着新旧船舶在燃料成本和碳排放成本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市场将出现比以往更显著的旧船拆解与新船订购交替进行的现象。


BIMCO分析也显示,当前散货船的船队结构正逐步向更环保的方向转型。在即将交付的船舶中,9.1%具备使用替代燃料能力,另有10.7%预留了未来改装空间。在采用替代燃料的船舶中,液化天然气(LNG)和甲醇是主流选择,分别占替代燃料船舶总吨位的37.1%和34.9%。


BIMCO对未来航运市场形势表示悲观。受需求疲软影响,今年运价持续走低,这一趋势可能延续至2026年。远期运费协议显示,市场普遍看淡巴拿马型和超灵便型散货船运价前景,而好望角型船舶表现或稍显稳健。


随着巴拿马型和超灵便型船舶交付量的持续回升,这两类船型的市场状况可能将恶化。在此背景下,船龄较高、竞争力不足的老旧船舶或将面临加速淘汰的命运,拆解量有望出现温和增长。



源:海事服务网CNSS综合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