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岬型船航运版图重绘!西非货运占比飙至14%!
根据投行Jefferies最新发布的数据,西非现已占据海岬型船货运量的七分之一,在全球货运版图中的分量正急剧攀升。
具体而言,西非如今已占全球海岬型船货载的14%,而三年前这一比例仅为6%。这场剧烈的版图重绘,背后是几内亚出口的铝土矿强势崛起。
今年以来,西非地区的海岬型货运量同比增长高达31%。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几内亚“西非第一矿”——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在今年11月投产,未来将有更多西非出发的远程海岬型航次进入市场,进一步推高运力紧张局面。
铝土矿需求端同样表现亮眼。Ursa Shipbrokers基于AXSMarine数据追踪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沿海港口铝土矿到港量达1.067亿吨,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2250万吨,其中约三分之二通过海岬型船与纽卡斯尔型船运抵中国。
十年来,中国为满足电解铝生产的需求,大举扩张铝土矿进口量,从2015年的5720万吨一跃升至2024年预估的1.708亿吨,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近七成的供应来自几内亚。2024年,中国电解铝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340万吨,今年上半年产量则为2180万吨,同比增长2.5%。
这一趋势甚至在今年年初打破了传统货种的主次格局——海岬型船首次运送的铝土矿货量超过煤炭,标志着全球海岬型船运正在经历深层次结构调整。
然而,这场繁荣并非没有隐忧。随着几内亚政府在铝土矿出口政策上的密集调整,这一航运板块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据悉,几内亚政府正在加快掌控出口价值链。该国矿业与地质部长Bouna Sylla日前公开表示,未来至少50%的铝土矿出口必须由悬挂几内亚国旗的船舶承运。为此,政府已设立国有航运公司Guinéenne des Transports Maritimes(GUITRAM),计划直接参与铝土矿的海外运输。
除船旗限制外,几内亚还计划建立国家级铝土矿价格指数——“几内亚铝土矿指数(GBX)”,以提升出口定价的透明度和规范性。Sylla指出,该指数旨在确保国家从铝土矿资源中获取更大经济利益,并引导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趋于本地化。
船舶经纪公司SSY在近期报告中指出:“政府干预力度加大,会降低几内亚铝土矿的吸引力,这或许意味着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即将终结。”
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