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媒體報導 > 正文

全球拆船業進入新時代!

發佈時間:2025-07-04 09:00:00 閱讀量:190

2025626日,《2009年香港國際安全與無害環境拆船公約》(簡稱《香港公約》)正式生效,標誌著全球船舶回收行業正式進入更為嚴格、環保和規範的發展階段。同日,阿聯酋同步出臺了本國《船舶回收法規》(UAE SRR),在對標《香港公約》的基礎上,提出了更具針對性的國家要求,例如全面禁止擱灘拆解作業,並要求拆解作業必須在幹船塢或同等級別設施內完成。


船舶現金買家 Best Oasis在最新週報中指出,作為重要的過境與加油樞紐,阿聯酋此舉或將對南亞地區的拆船鏈條產生外溢效應。即便不在阿聯酋拆船,過境或停靠該國港口的老舊船舶也可能面臨更高合規檢查門檻。



Best Oasis表示,阿聯酋的政策將其塑造成南亞拆船航線上的軟執法點,或將迫使更多船東重新評估合規策略,進一步加快高齡船舶退出市場的節奏,並可能短期內影響拆解目的地與航線選擇。


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已有超過8200艘船舶在南亞被拆解,但據估算,至少造成473人死亡、517人受傷,其中仍有大量與職業病相關的實際傷害未被統計。業內普遍寄望《公約》的落地能夠改善市場情緒,並逐步推動產業由高污染、低門檻安全、合規轉型。


在《香港公約》生效之際,印度在合規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已有逾110家拆船廠通過認證,而孟加拉和土耳其準備不足,巴基斯坦則尚無一家船廠符合《公約》要求。近日,巴基斯坦宣佈將為Gadani拆船區提供專項升級資金,意在縮小與鄰國在合規拆解能力上的差距,反映出區域拆船產業在向綠色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結構性挑戰。



儘管《香港公約》正式上路,當前全球主要拆船市場整體行情依舊低迷。Best Oasis指出,受季風、鋼市走弱和新規過渡期影響,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主要目的地均交易冷清。


在印度,雨季來臨與建築鋼材需求疲弱導致拆船報價持續走低,鋼板價格已連續六周下滑。孟加拉方面,僅有少數符合《香港公約》的船廠維持運營,買方興趣低迷,市場整體觀望情緒濃厚。儘管IMF近期批准了9億至13億美元的額外援助,有助於提振外匯儲備,但拆船市場短期難以擺脫調整局面。




巴基斯坦市場亦表現疲軟,政府尚未為大多數拆船廠完成《香港公約》合規認證,導致業者普遍陷入觀望狀態。儘管市場預期政府可能為部分已提交合規方案的拆船廠發放臨時許可,但實際落地時間仍不明朗。與此同時,鋼市持續停滯,當局正考慮是否繼續實施自2017年起對中國鋼坯徵收的反傾銷稅。


土耳其方面,國內鋼鐵需求低迷,加之鋼廠開工率下降,導致拆船市場持續無成交,市場處於觀望凍結狀態。



另據船舶經紀公司Intermodal指出,《香港公約》的生效無疑是全球拆船業的一次“制度性升級”,但在落地初期,市場整體仍在適應中,特別是印度次大陸多地受季節性因素和制度不確定性影響,導致市場氣氛冷清。


隨著《香港公約》生效帶來的政策信號進一步釋放,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全球船舶回收將更加重視環保標準與操作規範。不符合《香港公約》的老舊產能或將逐步出清,全球拆船地圖也可能隨之重新洗牌。市場正密切關注後續監管細則的落地情況及船東、船廠的應對策略。



來源:海運圈聚焦